《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话本小说概论(套装共2册)》编辑推jian:“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兼及其他,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此书由胡士莹编著。
胡士莹(1901—1979) 字宛春,室名霜红簃。平湖人。曾任职于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中文系,后为光华大学、之江大学文学院教授。解放后,先后任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教授。1961年应聘兼任中国科学院浙江分院语言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其间曾参与《辞海》编纂工作。抗日战争期间,避居上海时,与郑振铎、赵景深、谭正璧等交游,研讨小说、戏曲、通俗文学。此后,即以此为治学重点,研究范围主要为说唱文学、戏曲、小说三个方面,而以话本小说的研究成就zui大。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话本小说概论》,是他的代表作。他还著有《词宝卷书目》、《变文考略》、《词话考释》、《词简论》、《漫说鼓词》等。书法作品曾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次展出,被誉为“杰出书家”,亦能画,又善围棋。
《活本小说概论上册》目录:
序
第一章“说话”的起源和演变
第一节“说话”艺术溯源
第二节魏晋六朝的“俳优小说”和“说肥瘦”
第三节唐代民间、宫廷、寺院中的说话
一、民间的说话
二、宫廷中的说话
三、寺院里的俗讲
第四节唐代传奇、通俗文学与话本的关系
一、传奇
二、通俗文学
第二章宋代的说话
第一节两宋都市的繁荣和说话业的盛况
第二节宋代说话演出的概况
一、演出的地方
二、招子
三、开场和收钱
第三节宋代的说话人和话本作者
一、张山人
二、王与之
三、内侍纲
四、李纲
五、张本
六、史惠英、陆妙静等
七、王六大夫
八、王防御
九、丘机山
十、秋山
负两宋说话人姓名表
第四节编写话本的团体——书会
一、书会
二、书会先生
三、才人
第五节说话人的行会组织——雄辩社
一、雄辩社
二、老郎
第三章宋代说话的政治倾向和艺术特色
第一节说话人的基本立场和思想倾向
第二节说话的艺术
一、讲说的艺术特色
二、穿插敷衍
三、述
四、歌唱
第三节说话与戏剧
一、戏剧本事与说话题材相互袭用
二、剧本与话本在艺术上相互影响
三、戏剧中说话伎艺表演形式的运用
四、说话表演对戏剧表演的影响
第四章说话的家数
第一节北宋说话的科目
第二节南宋说话四家数
第三节银字儿与铁骑儿
第四节说参请及其他
一、说参请
二、新话
三、诨经
四、诨话
五、说yao
六、野呵小说
第五节合生与商谜
第五章话本
第一节话本的写定与刊印
第二节“小说”话本的体制
一、题目
二、篇首
三、入话
四、头回
五、正话
六、篇尾
第三节宋代文人的拟话本和说话的参考书
第六章话本的名称
第一节话本是说话艺术的底本
第二节话,说话·话本
第三节话本与小说
第四节话本与平话
第五节话本与诗话
第六节话本与词话
一、乐曲系的词话
二、诗赞系的词话
第七章现存的宋人话本
第一节序例
第二节词文——《梁公九谏》
第三节诗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第四节小说——《碾玉观音》、《菩萨蛮》等
第八章宋以来官私著述中所载的宋人话本名目
第一节《醉翁谈录》著录的宋人说话名目
一、灵怪
《杨子》等十六种
二、烟粉
《推车鬼》等十六种
三、传奇
《莺莺传》等十八种
四、公案
《石头孙立》等十六种
五、朴刀
《大虎头》等十一种
六、杆棒
《花和尚》等十一种
七、神仙
《种叟神记》等十种
八、妖术
《西山聂隐娘》等九种
九、其他
《黄巢》等十种
第二节宋人著述中记载的话本名目
《邵青起义》等六种
第三节《宝文堂书目》著录的宋话本名目
《灯花婆婆》等五十二种
第四节《也是园书目》著录的宋人话本名目
《灯花婆婆》等十六种
第九章代的说书与话本
第一节代社会对说书的影响
第二节代的说书和说书艺人
一、时小童母女
二、胡仲彬兄妹
三、朱桂英
第三节代的剧作家兼话本作者
一、陆显之
二、金仁杰
第四节代的话本
一、流传者
《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等十六种
二、残存和失传者
《西游记》等四种
第十章宋话本小说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附录宋话本钩沉
一、《王魁》
二、《钱塘梦》
三、《裴秀娘夜游西湖记》
四、《绿珠坠楼记》
五、《苏小卿》(传奇文)
附录宋话本钩沉
……
《活本小说概论下册》
版权页:
太祖(曹操)遣(邯郸)淳诣(曹)植,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谓淳曰:“邯郸生何如耶?”于是乃更著衣帻,整仪容,与淳评说混造化之端,品物区别之意。然后论羲皇以来贤圣、名臣、烈士优劣之差,次颂古今文章赋诔及当官政事,宜所先后,又论用武行兵倚伏之势。
这是一个zui突出的例子,讲小说和胡舞五椎锻、跳丸、击等成为并行的伎艺,足见当时的“俳优小说”已属于“百戏”范围之内。而曹植所诵的“俳优小说”竟达数千言,邯郸淳也写过一本《笑林》,显然都是从民间艺人那里学来和采取来的。《文心雕龙》有“魏文因俳说以著笑书”的话,而《世说新语》也有《排调》一门,专记幽默的辞令或带讽刺意味的俳谐资料,足见当时诙谐调谑,已经风靡一时,而这正是中国“说话”艺术的重要构成因素。下面还有不少例子可作说明。
《魏书》卷九十一《蒋少游传》:
高祖时,青州刺史侯文和亦以巧闻,为要舟,水中立射;滑稽多智,辞说无端。尤善浅俗委巷之语,至可玩笑!(《北史》卷九十《蒋传》同)
《北史》卷四十三《李崇传》(附《李谐传》子李若):
若性滑稽,善讽诵。数奉旨诗蝇并说外间世事可笑乐者。凡所话谈,每多会旨。……帝每狎弄之。
《南史》卷六十五《始兴王传》:
夜常不卧,执烛达晓,呼召宾客,说人间细事,戏谑无所不为。
《隋书》卷五十八《陆爽传》附侯白:
(白)好学有捷才,性滑稽,尤辩俊,举秀才,为儒林郎,好俳优杂说,人多爱狎之。所在之处,观者如市。(《北史》卷八十三《李文博传》略同)
《太平广记》卷二四八引隋侯白《启颜录》:
白在散官,隶属杨素,爱其能剧谈,每上番日,即令谈戏弄,或从旦至晚始得归。后出省门,即逢素子玄感,乃云:“侯秀才可以(与)玄感说一个好话。”白被留连不获已,乃云:“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肉……”